主题: 文明榆林幸福城

  • MJID1599000104
楼主回复
  • 阅读:8290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1/29 11:17:50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一座城的梦想,一座城的向往。梦想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往汇聚成砥砺奋进的坚定步履!

文明是城市的灵魂。塞外榆林,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中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荣耀,托起了能源的发展与机遇,承载着科技的起航与创新。走进新世纪,守望文明是每个榆林人的责任、使命和期望。

2014年11月,榆林吹响创建文明城市的号角,集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一起走上这条“文明长考”之路。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对于打造城市品位、提升市民素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创建中心主任常伟说,“我们创建工作是人人参与,创建成果是人人共享。”多年来,榆林持续打造为民惠民“八大环境”,夯实城市发展基础,有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

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我们不断加大问责力度。”在创文工作汇报会上,榆林市代表在发言中说,“各级党委特别是‘第一责任人’都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做实,不断完善‘明责、履责、督责、追责、考责’工作链条,建立问题、责任、项目‘三项’清单制度。”

全市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奏响党建最强音。我市还聚焦干部作风,整治顽瘴痼疾;深化简政放权,提升政务效率。各类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的群众满意率直线上升,“百姓问政”平台深受网民好评。

坚持依法治市——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全市认真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发放学习书籍,建立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公务员学法制度等;开展“法律进学校”“服务村‘两委’换届·普法宣传先行”“送法进村入户,助推精准扶贫”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

全市深化法律援助惠民行动,让农民知法懂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我们推行一站式、点援制、异地协作等援助措施,将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放宽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三倍以内(含三倍)执行。对贫困户打不起官司、因案致贫等问题,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制度,还建立多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基本实现‘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的法律援助圈。”榆林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

我市推动12315陕西工商百事通与政府监管部门、直通车企业、消费维权服务站互联互通,扩大“一牌一站”覆盖面,加强对“消费维权服务站、消费维权投诉站”专兼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消费纠纷多元调解机制,确保消费纠纷调解及时有效;切实保障特殊人群权益,支持医养结合工作开展,落实“1+N”系列文件,将残疾人购买意外保险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举办残疾人再就业招聘会;深入开展“公益福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和“公益福彩·关爱农村贫困留守妇女活动”,资助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榆林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中心”,为建立健全“五位一体”的救助保护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诚信榆林——打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社会交往受到尊敬的荣誉名片,更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文明金字招牌。

2017年初,榆林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259位,是全国倒数第三。2018年12月,榆林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第86位,较上年同期上升173位,升幅居全国之首。2019年9月,榆林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持续上升至第44位,升幅依然居全国之首。其排位已居于全省第一。

鲜明的数据对比,显示出榆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长足进步。两年间,榆林举全市之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诚信榆林”建设各项专项行动,推行联合奖惩制度,完善企业信用数据库和企业家诚信档案,强力整治“老赖”、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等失信行为,优化区域信用环境……构建起一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制度之网。

“我们从‘诚信’与‘法治’着手,各级重点单位部门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用体系建设制度。榆林还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桃花分’个人信用分和‘信用榆林’APP,全员参与社会信用建设。”市信用办副主任杨文元说。

“让好人胸佩光荣花,‘老赖’头戴紧箍咒”是榆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真实写照。我市38家市直重点单位建立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并实施联合奖惩。各部门、各行业纷纷效仿,在全市构建起“多部门联动、全方位惩戒”的失信惩戒机制。全市发布的16家失信纳税企业全部履行清缴税款和滞纳金义务,清缴税款1.07亿多元;84名拖欠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员结清全部拖欠贷款……“信用”正成为380万榆林人最好的通行证。

突出道德内涵——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崇德向善是城市之魂。

我市通过评选赠书互促,营造全民阅读良好氛围。通过组织“阅读,让榆林更美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职工阅读、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经典诵读等80项活动,评选奖励“最爱读书的榆林人”等,从城市到乡村都掀起好读书、讲仁义礼智信的热潮,有力促进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发展,新时代思想入脑入心。

为推动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推行“公办幼儿园适度收费、民办幼儿园按等级适度奖补”等措施,不断加大幼儿园覆盖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阳光招生均衡编班等措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

我市还进行科普竞赛联动,促进市民科学素养提升;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为各校师生送上“科普盛宴”。同时,展演设施兼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举办文化惠民和《大漠红柳》《余子俊》等优秀剧目展演惠民活动,组织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活动,送文艺下乡。

坚持立德树人——打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

青少年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我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绩斐然。

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清明祭英烈”“劳动美”社会实践等,引导未成年人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深化拓展“中国梦”学习教育内涵;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讲座”“家校共建和谐法治社会”等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切实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并建好管好用好乡村学校阵地。

少年强,则国强。在榆林的大街小巷,响彻着“寻找美德少年 学习美德少年 争做美德少年”的口号,我市积极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佳县郑凡获得“中国好少年·自强好少年”荣誉称号,绥德县远竹中学的胡智博荣获“陕西美德少年”荣誉称号……越来越多的美德少年涌现出来,被树为青少年学习典范。

切实改善民生——打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5年)》通过市规委会审查,我们还与同济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起城市规划长期跟踪服务机制,还同步推进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常伟说。

我市城市建设不断改进,续建新建市政道路桥梁,开展巷道和雨污分流改造、城区排洪改造提升工作等。目前,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已进入大集成阶段,按照“主要街道、重要部位”逐步进行的原则,扎实开展城区车辆乱停乱放乱收费综合整治活动,分批次推进违停管理工作;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违规早夜市摊点进行清理取缔,引导流动摊贩入点入位;对陈旧破损、有碍观瞻、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匾依法拆除。

值得一提的是,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全市12个县市区、156个乡镇、3237个行政村均实现了环卫组织机构全覆盖。

强化公共安全——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加强食品监管,确保人民舌尖安全。我市组织开展校园周边“五毛食品”专项检查、学校食堂及其它食堂餐饮食品安全整治、餐饮服务环节肉和肉制品专项治理等综合整治。

为保障社会平安稳定,我市强化立体防控,积极推动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本实现重要路口、重要场所、重点部门监控全覆盖。

为提高救援处置能力,我市不断完善应急体系,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系统培训全市灾害信息员,扎实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和综合应用系统建设,修订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市、县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确立重特大突发事件“首报”制。

坚持生态优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真正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为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我市举办各类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和普及环保法律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发送环保短信等,宣传活动时间长、规模大、影响广,绿色环保已成为榆林人生活中的高频词。

我市全面铺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多个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建设榆溪河生态长廊;在新建道路上做绿化,力争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种植数万亩樟子松,构建外围防护林……通过不断的努力,一幅“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美好画卷慢慢展现。

垃圾处置项目有序开展,加大燃煤、扬尘、高污染柴油车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力度,继续推进燃煤锅炉改造,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VOCS在线监控,整治饮用水源环境问题,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榆林的“创文长考”不会停步。

文明创建,我们永远在路上!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