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榆林路径”——三年来榆林抓重点促发展巡礼

  • 宏52204
楼主回复
  • 阅读:2095
  • 回复:0
  • 发表于:2020/4/13 8:35:55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2017年以来,市委、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抓当前打基础,着眼谋后劲利长远,抓重点带全局,强优势补短板,谋变革求突破,榆林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俯瞰榆阳河生态长廊



——十大战略问题研究开辟榆林发展新境界


“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2017年5月,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榆林发展定位坐标、指明航向。新目标标志着一场事关榆林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正式拉开帷幕。


时不我待,2017年新的市委领导班子和各级党员干部,迅速掀起一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更加清醒地认识了榆林在全球、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发展方位、优势特色、问题短板,凝聚起了全力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工作动能。
  

市委、政府紧盯国内国际前沿,从一般城市共性和资源型城市特性入手,全面启动十大战略问题研究,旨在破解榆林转型升级的“思想困惑”,寻找回答榆林实际问题的“标准答案”,探索推进榆林的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



三年来,通过全市上下对十大战略问题的科学、系统、深入研究,不仅有效解决了榆林转型升级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为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平稳构架起科学的“四梁八柱”,开辟了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转型发展路径全面破题——十大战略问题研究立足国家战略、陕西全局,从理论高度和实践纬度提出了榆林未来发展的方向、蓝图和思路。如高端能化课题提出,适度扩大现代煤化工和油煤气综合利用、发电、载能等产业规模。资源环境课题提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存在“四个不协调”。文化旅游课题研究提出,按照自驾游、体验游要求建设游客驿站、自驾游营地等基础设施,以“景城同建、主客共享”为理念,构建美丽榆林全域颜值体系,实现全域可游目标。园区改革创新研究课题提出,通过开展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园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使之成为引领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民生发展研究课题提出,必须坚持“全域政策普惠、强化市级统筹、适应人口变化、循序渐进推动”原则,并重点从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区等方面寻求突破。


大批研究成果落地落实——十大战略问题研究坚持“边研究、边物化”“边研究、边工作”方法,一批大事要事实现实质性推动。截至目前,研究已形成可物化成果(包括政策文件、实施项目等)62项,其中引黄工程、榆阳4E机场扩建、300亿元煤炭转化基金、“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市级部门零基预算改革、四馆两中心项目、产业园区改革整合、不良贷款收购基金设立等39项成果已经落地或正在实施,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着力点和总抓手。


领导干部谋事眼界、决策能力、工作水平大幅提升——十大战略问题研究启动后,各课题组成员直接对接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发展理念、典型范例、发展模式,先后赴国内近百座城市开展学习调研;深入城乡、单位、企业调研成为常态,对我市资源组合优势、多元文化融合优势、独特区位战略优势等有了更深认知,寻找到人才队伍、开放水平、发展理念方面的问题短板;形成研究规律—明晰方向—科学决策的工作思维和方法,整体提高了全市决策层干部的理论素养、决策水平和实操能力。


凝聚起高质量发展共识——通过十大战略问题研究,全市广大干部、企业家、群众深刻体会到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谋发展的决心,逐渐明晰了榆林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未来,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上下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的信心。十大战略问题研究中,全市党员干部还始终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出政治觉悟,干出思路举措,提升了开拓进取精神、激发了干事创业劲头。


——“12363”战略牵引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榆林如何尽快摆脱资源城市发展桎梏,破解结构失衡,是摆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决策层面前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

问题怎么破解?惟有中高端化才有出路。

未来能源项目稳步推进


在十大战略问题研究基础上,市委在四届五次全会铮铮有声地提出“12363”高端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即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坚守环保、安全底线;着力补齐基础化工短板“两条底线”,着力引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技术和产品,着力发展化工终端产品及下游加工业“三个着力”;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甲醇-烯烃及下游、煤制芳烃-乙二醇-聚酯、煤制油、煤基高端化工、氯碱化工“六条产业链”;从原料向材料转化、从大宗化学品向终端应用品拓展、从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迈进“三大目标”,明确今后5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方法和路径。


高端化发展大幕开启,延长煤油气综合利用填平补齐工程、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未来能源400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陕煤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项目、延长CCSI产业示范项目、榆能山东信发煤基多联产合作项目等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重大转化项目全速推进。榆能横山、陕能赵石畔电厂创造两项世界第一,实现并网发电,一大批填补产业空白的精细化工项目落地建设,“煤头化尾”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加速构筑。


2018年是榆林能化产业高端化“大谋划”“定蓝图”的一年,2019年将是决策蓝图“大落实”“见实效”的一年。


建设中的榆能横山电厂


去年,精细化工产业“园中园”完成布局,一大批填补空白的精细化工项目实质性落地,全球最大的煤制乙二醇项目开工建设,浦士达20万吨/年炭基催化剂、巴斯腾榆神精细化学品制造等总投资3100多亿元的29个重大转化项目扎实推进,汉恩液晶材料等3个精细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初级能源主宰城市命运的历史正在改写,“煤头化尾”新型煤化工基地初具雏形。

榆林启动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将通过变革性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推动构建多能融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当前,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引领性项目纷纷落地,高端化发展成效初现,榆林期盼已久的高端化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计划到2022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六大煤化工产业链基本形成,一批全国化工50强、全球化工50强企业落地榆林,成为全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排头兵。


——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引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01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推进引黄工程、高铁建设、机场建设、重大能化项目、城市建设管理、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改革等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

T2航站楼施工照片


“要选择一些对全市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大事和难事,集中人力、财力进行突破,以抓重点带全局,以破难题提信心,推动追赶超越”,市委书记戴征社如此说。

三年来,市委、政府狠抓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落实,多次召开推进会,要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群策群力把“27件”推进好、落实好。目前总体推进达到预期效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具有全局战略意义的黄河东线引水工程奠基开工;群众翘首以盼的延榆高铁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12项专项手续已全部办结,已具备工可批复条件,榆鄂高铁正在进行工可研报告编制工作;榆阳机场T2航站楼主体工程完工;陕北-湖北电力通道启动建设;浩吉、靖神铁路开辟榆煤南运新通道;沿黄公路升级改造,建成5处公路驿站,完成神木段3处截弯取直工程;29个重大转化项目扎实推进;原创舞蹈《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喜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第18届群星奖;《榆林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建成亚洲最大陆运式集装箱物流园区——象道国际物流园建成投运;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全覆盖,全面推开校长职级制改革,以北师大榆林学校为代表的一批优质资源引领教育迈向高质量;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开工,市五院投用,与省内外知名医院合作建成12个专科联盟、2个医共体,公立医院去行政化试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养老体系建设加快,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6个、农村互助幸福院377个;群众期盼已久的市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图书馆、博物馆、规划展览馆、老城区体育馆均主体基本完成;谋划实施的26个公园建成13个;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榆阳河两侧房屋拆迁基本完成,三岔湾湿地公园落实了用地,榆溪河南延伸段、榆阳河、芹河、沙河综合治理前期工作完成;“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框架搭建完毕;涉煤领域改革,出台了煤炭资源转化贯彻意见,煤炭转化引导基金4个直投项目和2个子基金项目落地……

榆林市两中心效果图


榆林市三馆效果图


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工作正在加速破题,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增强。


——脱贫攻坚奔小康


脱贫攻坚是一场新时代的大考。


榆林紧紧围绕深度贫困县脱贫摘帽,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激发内生动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017年数据清洗后至今,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22.91万人减少至1.8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7%下降至0.61%。中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达到21.72亿元,全省第一。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群众获得感满满。


苹果产业成为农民致富主导之一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症下药拔穷根,产业扶贫覆盖贫困人口28.32万,新建“三变”改革示范村209个,新增山地苹果11.9万亩,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覆盖率达到93.5%,转移就业1.49万人。

拔掉穷根,选准路子,全市生态效益补偿18.17万人次,4.6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实现教育资助应助尽助,7.5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

湖羊养殖拓宽致富路


改革创新,夯实脱贫的基础。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69%的行政村已完成改革,99%的贫困村有了村集体经济。“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得到积极推广。

扶贫大格局,走出榆林之路,扬榆扶贫协作落实项目50个,国企合力团设立5亿元产业扶贫基金,683家民营企业、676家社会组织共实施帮扶项目1396个。


乡村振兴,提升脱贫攻坚整体效果,投入10亿元,打造20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定边、横山摘帽经验做法被全省学习借鉴。

山地苹果示范园


脱贫攻坚,派准干部。强化党委主责,健全完善了领导包抓和行业部门扶贫责任落实体系,市级下派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全部调整为处科级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提拔使用科级、县级干部215名。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榆林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坚定信心不动摇,不获全胜不收兵。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上,持续发力;在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上,集中力量,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榆阳区黄家圪崂新村



——“七方面九件大事”开创发展新局面


科创新城建设拉开帷幕,总投资26亿元的基础设施工程全面铺开,“四馆两中心”主体封顶,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连续两年入围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创新港效果图


“七方面九件大事”是榆林的“短板”,关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2017年以来,榆林发展一路爬坡过坎,挖存量、拓增量、补欠账,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三年来经济增稳定在了7%—9%之间,全市粮食生产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设区市首位,去年新入统“五上”企业391户、财税查漏53亿元。

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出台支持科技创新14条政策携手中科院创建国家能源革命示范区,创新载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排名全省第四,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60家。

放管服改革提质增效,基本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国家级标准化验收,煤炭转化引导基金6个直投项目和2个子基金项目正在落地,增强高端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民生工程暖民心,解决大班额问题,启动建设76所公办幼儿园和27个中心城区学校建设项目,榆林中心城区新增学位1.1万个。优化公交线路、修建人行天桥和新增机动车停车位方便了群众出行,新增便民服务市场,过敏性鼻炎防治研究启动。

“三大攻坚战”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降至4%以内,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势头有效遏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地表水优良比例达到86%,建成全省首个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围绕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场保卫战,推进采空区治理、疏矸水利用和生态保护等重大工程,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闯出路子。

去年以来,颜值高、气质好、活力足正成为榆林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


建国以来,榆林在“北治沙、南治土”的伟大征程中,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但“显著”是相对自身过去比较,“改善”是针对本身薄弱而言,局部改善、整体脆弱仍是基本现状,必须加快补齐历史欠账。

红石峡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2017年,在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把“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确定为榆林“三大目标”之一。市委、市政府迅速贯彻落实省委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举全市之力推进生态文明这一事关榆林永续发展、荫及子孙后代的根本大计。

“我们要吹响新一轮榆林治沙治土征程的号角,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榆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市委书记戴征社说。

三年来,我市全面推开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铁腕治污22项攻坚行动,启动中心城区散煤治理,空气优良天数连创近新高,2019年榆林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95天,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优良比例达到86%,1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到达考核要求;无定河支流芦河河口庙断面水质首次由劣五类提升至五类;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和首批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

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榆林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榆林市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初步形成,迈出了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新步伐。


来源;榆林日报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