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府谷看夜戏

  • 精彩人生
楼主回复
  • 阅读:30519
  • 回复:0
  • 发表于:2021/1/12 8:40:54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王瑞香/文

府谷小镇一年一度的盛事——庙会戏如期展开,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吹吹打打的山西梆子,按时在你的耳边彻响起来,从小的浸染,地域的影响,对这非本地的剧种感到十分熟络……板胡一起,演员们粉墨登场,几幕熟悉的大戏从小看到大,诸如《打金枝》《下河东》《金水桥》《六郎斩子》,人物一出场,便知大概情节。

从小谈不上戏迷,但是对这些身着绫罗绸缎、头戴各式冠冕的戏子们及其所从事的这个行当充满了好奇感,以至于打小就想当个人们口中的‘’戏子‘’。后来被父亲一句“讨吃营生”生生扼杀在了童年的梦想里!那时痴迷的不是唱腔,是那张脂粉涂抹下的神秘脸孔,正如那句“看我非我,演谁是谁”。那灯光下熠熠生辉、金碧辉煌的穿戴,以及那时无法理解的大段大段戏文。由于是地方戏,夹杂着山西口音的念白、唱词,在没有字幕投影的年月里,全是通过演员的腔调和动作来感受戏剧的起起伏伏,以至于看过戏若干天后,总感觉周遭的声音里仍然裹挟着唱戏的声音,后来略识得几个字后,才晓得那叫“余音绕连,三日不绝”。亏得也是夹生半熟看了那么多年,以至于反反复复的几出戏,看了二十几年都未曾看明白,不懂便不腻,每再观戏,仍如初见。


自打高科技手段也应用在这乡村大戏台时,终于明白了那些年的大戏唱得是谁,是什么……神秘感消失了,这露天看戏的人也愈发稀少了。手机、网络唾手可得的时代里,年轻人们坐在露天的乡村戏场里看戏的经历宛如猎奇般少见。他们不懂满场席地而坐的老年人们,如何能坚持一下午,甚至熬夜看完唱到深夜的戏剧;其实,自打来了小镇这几年里,我用心看戏的经历并不少见。一句句文采斐然,音律押韵的戏文赫然现在你眼前时,那种陶醉感和带入感,不看戏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很多人不看戏是因为不懂戏,他们更未曾经历或者体味过曾经戏场里里外外之于人们生活的意义……


很多故事,人情世故,百姓日常也曾亦步亦趋上演了一年又一年:首先,作为小孩,看戏是乡村生活里难得的热闹喜事,可以走亲戚,穿新衣服,兜里揣几块难得的零花钱满戏场跑着乱窜。二毛钱的碗托、塑料桶里装的糖精水、所谓的五香瓜子、玉米做的空心棒棒,童年里那是无上的美味啊,以至于不记得唱了什么戏,临散戏时,是满嘴的醋蒜味儿和满身的瓜子皮……

戏场之于年轻人,是明里暗里相亲的好地方。一群未出阁的妙龄姑娘们,涂脂抹粉,穿红戴绿,勾肩搭背,站在戏场的外围之处,往往是除了台上戏子们以外的最亮一道风景。年轻的农村后生们,也三五成群,趋之若鹜地去偷瞄、打量这十里八村的俊俏姑娘们,也不知道哪个会是自己以后的新媳妇儿。有些个胆大莽撞的,在众人推搡唆使下,说些玩笑话与姑娘们搭讪打趣。年轻人们各自揣着芳心,嘻嘻哈哈,羞羞答答,别有一番风趣热闹。若有看对眼的,等戏罢了,说不定会有媒人上门说亲……


唱戏之于亲戚们,是农忙间隙里难得聚会和碰面的机会。乡亲们穿着平日里不曾上身的衣服,去村里唱戏的亲戚家走动亦或小住。那时戏场里的油麻花和糖馅儿饼,是去亲戚家必带的标配礼品。儿时的我,总觉得浸满了油渍的牛皮纸包装是那么地***人……主人也热情准备了待客的饭食,比平时颜色鲜亮丰富了许多,客人欢喜,主人忙碌,主客一起进食,一起拾掇,拉拉家常,气氛融洽而又和谐;年长的长辈们,还能收到小辈们孝敬的吃吃喝喝、香烟点心。唱戏,也是敬献孝心、联络情感的重要仪式……

二十多年后,看懂了戏文,明白了情节,却少了多年前的热闹和丰富。观众有时不及演员多,硕果仅存的一些铁杆观众,大都都是佝偻着腰身的古稀老人。我坐在他们中间,置身在庙院戏场里,心里生出无尽的孤独和落寞。每一句戏文,意味深长,和着这节奏,掷地有声。每个角色也被越来越精湛的技艺演绎着,然而曲高和寡,看戏的人和愿意陪你看戏的人,越来越少。曾记得,一场《窦娥冤》,唱哭了法场待斩的窦娥,也唱哭了对这出戏熟稔于心的我……一场《龙头拐》,隔着华美的戏服,让彼时还年轻的我看尽了这人世的无奈和辛酸……


今夜,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揣着父母给的零花钱,还在这有些原始的戏场里奔走乱窜,一如当年小时候的我,买些几毛钱的物件儿,便开心自在得无以复加。只是他们不知道,我们如他们这般大的时候,已经开始认真看戏,且怀揣着一个当戏子的梦……

(来源:快资讯 举人力量)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