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纵论天下: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照古观今——观《典籍里的中国》所想

  • MJID1599000132
楼主回复
  • 阅读:6253
  • 回复:0
  • 发表于:2021/3/2 17:31:12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


《典籍里的中国》,一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全新大型文化类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并从中甄选最为触动人心、最值得传播世人的优秀传统文化典藏书籍。

节目运用创新思维形成串通主题下截然不同的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典籍重新活起来,使其中内涵蕴意的中国精神、中华文化、中国智慧向广大观众展现的淋漓尽致。

节目以每期选取拟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通过亦讲亦演、古今对话的全新原创舞台形式,跟随书籍的千年流传,穿越古今中外,借由不同时空里写书人、读书人的闪亮故事,让经典照进现实,展现出经典书籍里的中华文化。



















“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

将传统经典搬上了荧屏,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面的中国人看到了我们辉煌的过往,并且深深被吸引。许多晦涩难懂的典籍,通过新颖的电视节目,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人感觉到愉悦可亲,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让“典籍活起来”。


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这就是创新的魅力!


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


读书,读的是什么书?登高望远,读人间书,于我们个人,可以拓展拓宽自己的人生长度和宽度;于我们民族,可以夯实精神厚度,进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正如节目中所讲”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般震撼人心,“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我们在珍惜、感怀的同时,应以更加庄重的态度对待中华文化经典,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正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在节目中所说:“有典籍,才有中国。”


“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水调歌头》甄龙友(宋代)

通古今,《书》传于百载千秋,立于中华文化瑰宝之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世代薪火相传。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至今,仅存的国家就只有中国(华夏文明),而其他文明不是消失就是被其他国家取代、***。我们中国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璀璨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最为重要的便是以文授道、以德育人。而史书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泉,永远给予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前人之事,后人之鉴。


《典籍里的中国》开篇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倪大红先生饰演《尚书》的护书人、传书人秦博士伏生,自幼年读《书》,开篇便是《禹贡》,大禹定九州,大禹历经艰难险阻,受尽磨难,也要治理黄河泛滥,为殃及的百姓寻出路。其中我们学得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后项羽入咸阳焚书,伏生带着他的一车《书》返回山东老家,其子舍命护《书》,其妻也病逝于途中。后至家中又逢兵乱,伏生将书藏于家中的墙中,外出避难。二十年后返回故居翻出家中藏《书》,发现由于时间太久,书简大多朽毁,全书完整的篇目只剩28篇,之后伏生于家乡山东传书于世人。后汉文帝欲请其去陕西都城讲经,但因其年岁近百无法远途,遂汉文帝派大臣晁错前来听书,而后晁错将28篇《书》全部带回都城,传《书》于天下。主持人撒贝宁扮演后世读书人,与伏生先贤进行对话,这是古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交流碰撞,是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其中我们学得是读《书》的重要性,“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新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

伏生一生读《书》,护《书》,传《书》,后终于将《书》归于天下。其文人风骨照亮后世。

老先生的痛,让人警醒。如果典籍高悬在象牙塔,尘封在藏书馆,即便散落在教科书中,却没有人自觉赓续文脉香火,那不是随着岁月流逝而丢掉根和魂吗?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吴樾饰演周武王,千年前,周武王为救黎民于水火,不顾众人反对,逆“天”而行,誓要伐纣!“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战前周武王与众兵士的誓师之声干脆利落,令人热血沸腾!纵然纣王70万大军,却不能一心,周武王五万余士兵一心,一举击败纣王。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历经千年颠扑不破的铁律。

知来处,明去处。

正是中华文化典籍的代代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强屹立,中华文明饱经沧桑而薪火相传。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既见证了我们的昨天、观照着我们的今天,也将福泽我们的明天,福泽中华民族后世千年。

如何让传统典籍更好地活起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典籍,有更多深入的挖掘,更精准的阐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我们的时代,融入学术、融入文化,还要融入生活。近几年,汉服、国学热、传统工艺等相关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并逐渐形成一种潮流趋势。在充分利用好新技术的情况下,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散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不仅是突出了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同世界交流,让我们在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一同走向未来.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