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府谷二人台 西北的“二人转”

  • 本村人
楼主回复
  • 阅读:4170
  • 回复:0
  • 发表于:2013/7/30 9:11:42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来源:兰州晚报作者:瞿学忠



  在榆林市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神木、府谷一带,流传着一种由民歌向戏曲发展并已初具戏曲雏形的“二人台”,其语言通俗易懂,大量吸收和运用当地农民丰富的语汇,具有热情大胆、心直意显的艺术风格,富有生活情趣。

  府谷二人台普及于府谷县城乡,后并流传于榆林市各县,因属民间小唱艺术,史志文字无考。



      和我们所熟知的陕北民歌、秦腔等一样,“二人台”音乐具有西北人民热情豪放、粗犷强悍的性格特点,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多姿,音域宽广,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


     陕北名镇

     府谷,陕西省北陲边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北宋的府州城(解放前政府所在地),为国家级古建筑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因地处塞上黄土高原秦晋黄河峡谷东岸山巅故谓府谷。府州城内有文庙建筑群,宋城遗址、荣河书院、千佛洞悬空寺、明清民宅四合院。遗迹名胜,古朴典雅。城西相距县城20公里处有昊天宫,俗称七星庙,建筑风格独特(天梁殿)。北宋名将杨继业招亲于此的传说更使之名扬四海。明清大迁徒走西口黄河渡口遗址,西出边上口子遗址,万里长城遗址等人文历史甚多。

      据《榆林志》记载,地处陕北的府谷县在战国时期属魏国,为固阳榆中地;秦为上郡地;西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0年),在今府谷县曾设西河郡郡治和富昌县治,遗址在今古城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为匈奴所据;隋为榆林郡银城县地;唐朝时设府谷城,为镇;五代后唐天佑七年设府谷县,后汉初升永安军;宋朝设麟府路、府州、府谷县;为路、州、军、县治。

     府谷县由于历史上多民族文化汇聚交融和地域的特点,风土人情、乡俗习惯,既与毗连的神木县相近似,又受晋西北沿河各县和内蒙古伊克昭盟诸旗的影响,东、西、南、北传统习俗差异较大。总的特点是古老纯朴,粗犷憨厚,不拘小节。

      府谷人民的习性从整体上讲,眷恋故土,不肯远徙,忠厚善良,勤俭质朴,热情好客,诚恳。府谷的风俗中保存了许多传统文化,反映了一种纯朴的习气。

      源自民间

        据府谷籍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二人台艺术家丁喜才先生有关研究资料证实,府谷二人台大约于大清同治年间1862年尚已形成艺人班子,但没有二人台这种称谓,来源于民歌对唱,清唱坐唱,所以时称打坐腔,又与过年节闹社火相伴,也称为“唱秧歌”或叫“打玩艺”。

         据了解,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忻州地区;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盟、雁北地区、张家口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据府谷县文化局有关研究者介绍,府谷二人台的演唱形式主要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也分场、分幕。其中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则由二人交替演唱。

       传承渊源

        府谷属陕、晋、蒙三省区交合处,背依长城腹抱黄河,可谓鸡鸣三省,同饮一水。古老的历史文化积淀,蒙汉民族的亲缘婚合,形成农耕游牧文化相互交流,孕育了灿烂的民间艺术,陕北府谷二人台即是其中一枝奇葩。

       府谷二人台普及于府谷县城乡,后并流传于榆林市各县,因属民间小唱艺术,史志文字无考。

        据府谷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府谷二人台根植于本土,伴随着本土民众的生活、生产、政治、经济文化而生存发展。清末民初战火连年,民不聊生。河东山西以及本土百姓为逃避战乱,出口外长城外走蒙地谋生。途中民间艺人结伴成班沿途卖唱。口里口外来往频繁,使府谷二人台与晋蒙民间文化融汇发展。共和国成立后,民间艺术也得以关注,获得新生。1953年,府谷县麻镇人丁喜才代表西北地区参加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他自打扬琴自演唱座腔二人台《五哥放羊》《尼姑思凡》一鸣惊人。首次把二人台推向***之后应聘到上海音乐学院专教府谷二人台。从此二人台得以社会重视,得到大的发展。1955年由原县文化馆陈维业、李继爱记谱编印石印《陕北二人台》三辑。1957年,麻镇人韩娥女、王秀英参加西安举行的陕西省民间艺人观摩会,演出二人台《连城拜年》、《挂红灯》分别获一、二等奖。府谷二人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处在兴盛时期,十年“文革”,备受冷落,成沉寂时期。但由县文化馆组织的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依然旧曲新词在农村巡回演出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和保护。

        地域风情

         府谷二人台是府谷最具特色的民间戏曲品种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由土生土长的塞上民间音乐与晋北蒙西民间音乐滋养融合,形成跨地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戏曲文化交融的产物;府谷二人台风格既有北国高亢激昂主调,也有中原委婉动听之韵,剧目丰富,曲调繁多;演唱形式小型多样,便于吟唱,易于表演,最贴近社会低层民众情绪;乐器简单独特,其中四弦为之“梁柱”,四页瓦强化节奏,地方特色明显;曲目、剧目丰富,表演技艺完整,形成了独自的艺术体系;便于自娱自乐,雅俗共赏。又与民俗风情互动(婚礼嫁娶、节日喜庆、生辰寿诞、文化交流)关系密切,是地域民俗风情的集中表现。

       据榆林市文化局研究者介绍,府谷二人台从内容、体裁上可分两类。一类是民谣体,保留原始的民歌形式。一类是叙事体,如《调兵》、《转山头》、《水刮西包头》等。

        府谷二人台歌词句式丰富。两句段、三句段、四句段、五句段、六句段、多句段均有。词句有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长短句可分。说念道白,插种打浑语言颇有地方性,方言妙语横生,特色显明。演唱采用真假声结合,抑扬顿挫、亮板拖腔、高亢明亮、自然合韵、悠扬动听。

        府谷二人台因其传承久远,有着深远而独特的文化价值。据了解,府谷二人台源于清代,形成于清末民初。解放后,兼收并取其他音乐、戏曲、曲艺艺术营养,得到迅速发展,是与东北二人转齐名的民间民族音乐、戏曲、曲艺为一体的独特文化。有研究者这样说:府谷二人台是汉蒙民族,长城内外多元文化综合的活化石,为了解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研究陕北地域多元文化交流及融合现象提供了可靠的佐证。

 

         (感谢府谷县委宣传部为本文提供相关资料)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