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府谷二人台唱响多瑙河畔

  • 本村人
楼主回复
  • 阅读:4048
  • 回复:0
  • 发表于:2013/7/30 9:17:02
  • 来自:中国 陕西 榆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来源:陕西日报作者:何乃平 丁鹏程 郑永峰 摄影:郑永峰

府谷二人台演出剧目《挂红灯》


在布达佩期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上府谷二人台演出的剧目《十对花》


文化交流演出


在中匈双语学校


府谷黄河大堤



演出现场合影

 



    5月26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匈牙利音乐教师协会和匈牙利文化无国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音乐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唱响了布达佩斯。新华社驻匈牙利分社,欧洲华人报以及匈牙利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

    2011年上半年,匈牙利是欧盟的轮值主席国,又逢匈牙利伟大音乐家李斯特诞辰200周年和柯达伊诞辰129周年。中匈音乐家协会联合发起此次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府谷二人台艺术团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合唱团与布达佩斯的部分艺术团体同台献艺,为观众呈献了精彩的节目。二人台坐唱《十对花》是整台音乐会的开场节目,《欢乐年华》,《挂红灯》等节目反映了当代中国既注重保护民间文化,又吸收中外优秀文化,为匈牙利观众带来一场难忘的视听盛宴。

    此次出访匈牙利的中国艺术团由中国陕西府谷二人台艺术团、建行北京分行合唱团组成,由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卫东率领并出席了《中国之夜》音乐会,签署了中匈两国音协友好合作同意书。

    受匈牙利音协邀请、中国音协的指派,府谷县作为协办单位,组成了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雪梅任团长,县长助理郭培荣、文广局局长谭玉山任副团长的代表团,带队出访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演出活动盛况空前,受到当地各界高度赞誉和热烈欢迎。中国音协副主席孟卫东和匈牙利艺术家对府谷县演出节目高度好评,认为陕北民歌特别是府谷二人台确实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经典,具有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艺术无国界,文化是各民族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访问演出期间,府谷县代表团还与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巴拉特莱勒市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同时参观了李斯特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和东欧的艺术家们进行了广泛交流,全体演职人员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独特魅力,开阔了艺术视眼,艺术团将不断提高演出水平,使二人台成为一张充满魅力的府谷文化名片。此次出访演出活动是府谷文化发展史上的大事、喜事,也是府谷县文化艺术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开端。


  文字:何乃平  丁鹏程  郑永峰  摄影:郑永峰

 

府谷县与匈牙利巴拉顿市  签订友好城市意向书

 


互赠礼品



府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雪梅(左)与巴拉顿市市长签订友好城市意向书

 

    5月27日,在匈牙利访问演出的府谷县二人台艺术代表团与匈牙利巴拉顿市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

    巴拉顿市市长凯内茨·伊斯特万以及全体议员和府谷县代表团团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雪梅,县长助理郭培荣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上,凯内茨·伊斯特万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巴拉顿市的整体情况,并就府谷—巴拉顿建立友好城市方面做了很好的表述。他说,巴拉顿旅游资源丰富,葡萄酒业发达,中国陕西府谷县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富足,他非常愿意与府谷缔结友好关系,希望能在经济、贸易、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建立合作意向,同时也非常欢迎府谷的朋友到巴拉顿投资。

    白雪梅在讲话中说,府谷县位于中国陕西北部,资源富集,人杰地灵。中华民族的脊梁——长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穿境而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县域经济跃居陕西第一,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她说,今天能与巴拉顿签署缔结友好城市意向书,感到非常高兴,真诚地希望凯内茨市长能在适当的时候回访府谷,并能够把巴拉顿成熟的葡萄酒酿造工艺带到府谷,促进两个城市更深层次的交流了解,她希望两个城市能够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签字仪式结束后双方互赠礼品,白雪梅、郭培荣等受凯内茨市长邀请参观了巴拉顿最好的葡萄酒酿造基地。


  文字:何乃平  丁鹏程  郑永峰  摄影:郑永峰

 

府谷文化新名片  二人台


在布达佩期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上,府谷二人台演出



文化交流互动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陕、晋、蒙接壤区。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总人口23.8万。2009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一,并跻身西部十强、全国百强行列。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63.6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双拥模范县。

    这里,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黄土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这里,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府谷二人台、陕北秧歌等地方曲艺,无不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3年,府谷县就被命名为“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 2003年,府谷县又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文化先进县”。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府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文化设施日臻完善,特色文化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管理不断加强,非遗保护继承创新,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府谷二人台是府谷最具特色的民间戏曲品种,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演播。为了保护传承发展这一地方文化,县上专门组建成立了二人台艺术团,招聘专业演职人员35名。2008年,府谷二人台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府谷县成功举办了陕西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府谷代表队共获得了24项大奖,位居榆林市第一。目前,府谷二人台已经成为府谷县倾情打造的一张文化新名片。

名称由来

    1953年,府谷县民间艺人丁喜才代表榆林专区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选拔赛。在这次会演的舞台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民间演唱形式,一个是由丁喜才以坐唱的形式用一架扬琴自弹自唱的《五哥放羊》和《小尼姑思凡》,一个是由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赵明和杜翠仙两人表演的歌舞小戏《打连城》。大赛组委会李焕之等专家一致认为,丁喜才自弹自唱的曲目和赵、杜二人的歌舞小戏同根同源,属于同一个民间曲艺的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或舞台形式。为了区分,专家们讨论后决定,将丁喜才自弹自唱的曲目定名为“榆林小曲”(因为他代表榆林参加会演),将赵、杜二人表演的歌舞小戏称作“二人台”。至此,我国的曲艺领域有了“二人台”这个新称谓,以“二人台”为名的舞台表演艺术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陕晋蒙接壤区向周边地区传播,并在这一广阔的地域得到普及性的发展。

历史源流

    现在被称为二人台的这一民间曲艺,其早期演奏形式是几人围坐一起,分别操持枚(一种吹奏乐器,比笛子长,口径比笛子大,声音低沉浑厚,如泣如诉,古称羌笛)、三弦、四胡、扬琴、梆子、板胡、四块瓦等乐器,伴随一人清唱或两人对唱,被称为“打坐腔”。“打坐腔”是从“打夯”和“秧歌”中分离出来的,从清康熙年间垦放禁留地后逐步开始的。当时拓荒者从府谷等地进入禁留地,用这种“打坐腔”的形式沟通感情,释放压力。到了1900年,丁喜才的祖父、曾祖和蒙地老艺人合作创造了一种简单的化妆演唱形式,一丑一旦各着彩装,手持道具(一般为霸王鞭、扇子、彩绸等)边舞边唱,把“打坐腔”变成了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戏剧化演唱形式,这就是后来流行的“打玩艺儿”、“秧歌玩艺儿”或“唱玩艺儿”。这种形式上的变化,推动了内容的发展,使得演唱内容更为丰富,情节更为复杂,表演更具戏剧性。由“打坐腔”衍生出“打玩艺儿”后,“打坐腔”和“打玩艺儿”共存共荣,如府谷流行的“坐腔扬琴”就是“打坐腔”的另一形式——用一架扬琴自弹自唱。如前所述,这个“打玩艺儿”就是二人台了。

艺术特点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装也很简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类的小曲,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情节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后来,随着二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二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加以改编,加进了情节和人物小戏。随着二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它的音乐、表演和服饰也有了创新。在音乐唱腔方面,由原来的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发展为多曲联用;唱腔也出现了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在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 在服饰方面,由于经济条件逐步好转,演员们的服装都有了较好的改善,添置了一些质地较好的行头。随着二人台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有的开始尝试由多个演员表演阵容较大的梆子戏剧目,取得较好的效果。

主要剧目

    《走西口》:反映农民背井离乡走口外的悲惨生活;《打樱桃》:反映一对农民青年男女淳朴的爱情生活;《探病》:通过刘干妈探望女儿刘翠荣“病”的故事,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打金钱》:反映旧社会艺人的苦难生活;《打秋千》:反映姐妹二人清明节打秋千的快乐情景;《捏软糕》: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做生日糕的过程,抒发他们的相爱之情;《五哥放羊》:反映旧社会贫苦农民的爱情生活;《挂红灯》:反映正月十五观灯场景及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对花》:通过十月开花对唱,反映农民生活情趣;《卖碗》:揭露封建地主调戏民女的丑恶嘴脸;《卖菜》:反映男女爱情生活;《打连城》:一对青年男女的元宵节观灯的欢乐场面;《小尼姑思凡》:年轻尼姑追求爱情生活,逃离寺庙的故事;《小寡妇上坟》:反映少妇寡居后受到的***、欺凌;《害娃娃》:反映新婚夫妇生育头胎的欢乐心情与民间习俗;;《绣荷包》:通过姐妹二人绣荷包,歌颂历史人物;《打酸枣》:反映姐妹二人打酸枣的情景;《绣麒麟》:反映绣花少妇对情人的思念;《海莲化》:反映少女梳妆打扮的情景。

传承发展

    府谷是一块适宜二人台生长的热土,在这方天地里孕育了二人台,成就了二人台,发展了二人台。在这块土地上,培养出了以“二人台”起家的“西北歌王”王向荣。在这块土地上,也培育出了被文艺界称为二人台巨匠的丁喜才先生,他不负家乡的培养,将二人台传到西安,送进北京,带到音乐学院的讲台;他辛勤传徒授艺,让二人台走进“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声乐赛”的大雅之堂,使二人台成为蜚声海外的著名剧目。1953年以后,二人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陕北、晋北和内蒙古等地区广泛的流传开来,特别是府谷境内较大的村镇,都自发地组织起二人台班子,每逢节日贺事,总少不了二人台助兴演出。近年来,在省内外乃至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各类文艺比赛、演出中,经常出现府谷二人台文艺工作者的身影。随着文化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府谷县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府谷二人台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府谷县挖掘整理了府谷《二人台》集成,配合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专访了该县部分老艺人,录制了部分传统曲目,相继改编创新推出了二人台说口《二人台唱成万人台》、二人台坐腔《十对花》、二人台小戏《姑嫂情》等一大批优秀作品。2008年,府谷县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演职人员,到山西、内蒙古等地广贴“招贤榜”,招聘了35名优秀二人台演职人员,组建成立了府谷二人台艺术团,成为晋陕蒙接壤区唯一的一家专业二人台演出团体,县上投资60余万元为该团购置了演出大篷车及音响设备。当年,府谷二人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府谷二人台艺术团代表陕西省在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民歌二人台大赛中一举夺得唯一的一枚金牌,并夺得两枚银牌和两枚铜牌。2010年5月,在陕西省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榆林赛区比赛中,府谷县文工团和二人台艺术团演职人员共获得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导演奖等24项大奖,列榆林市各县区第一位。府谷县政府因此获得特别贡献奖。10月,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二人台资料收集整理,县文体广电局、黄土文化研究会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编筹出版《丁喜才与二人台》。目前,正在编筹《府谷二人台志》系列丛书,初稿已基本完成。在上海世博会的演出中,该团团长温永开又用高亢悠扬的陕北民歌赢得来自世界各地参观者的如潮掌声。今年5月,府谷二人台艺术团应邀出访欧洲,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等地演出,在欧洲唱响悠扬动听的二人台,使府谷二人台成为享誉全国名扬海外的明星剧种。


  文字:何乃平  丁鹏程  郑永峰  摄影:郑永峰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