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40年足迹|榆林医疗卫生事业发生巨大变化

  • 语嫣
楼主回复
  • 阅读:1830
  • 回复:0
  • 发表于:2018/10/30 10:18:13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改革开放40周来,榆林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简陋的医院环境,到如今林立的现代化大楼;从落后的医疗仪器,到瓦里安直线加速器、3.0T双梯度回波核磁共振、大型数字减影C型臂等国内外先进设备;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就近看病不花钱;从四处求医,到享受家庭医生上门签约服务……随着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构筑优质服务体系
  上世纪80年代,成功完成人工钛金属全肘关节置换、二尖瓣分离、自体肾移植和颅脑手术等具有前沿性的手术;上世纪90年代,创下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晚期***癌、颈椎结核合并高位截瘫颈前入路一次完成、触电心跳呼吸骤停86分钟抢救成功等医疗奇迹。


  2012年以来,耳鼻喉科开展的翼管神经电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口腔科开展的复杂面中部骨折的治疗、数字化与钛合金相结合在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研究等项目省内领先……


  翻开改革开放40年来榆林市第一医院的发展史册,一个个被攻克的医疗难题是医院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缩影。


  与榆林市第一医院一样,40年间,不论市第二医院、市中医医院、星元医院等城市公立医院,还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医疗保障作用日益凸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为老百姓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84个,是1978的9.9倍;床位数达20712张,是1978年的6.5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223人,是1978的8倍。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床位数60.9张,是1978年的4.4倍;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7.7人,是1978年的5.4倍。如今,我市已建成三级综合医院4个,二级综合医院16个,中医医院13个,专科医院21个。
  中医药瑰宝焕发光彩
  9月21日9时许,位于市中医医院的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门前围满了等候看病的人,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工作室内,中医五代世家出身、82岁的高智老先生一边为病人号脉,一边询问其身体状况,在充分了解病情后开出适合的药方。他每周一、三、五上午的门诊预约,半个月内的号早已排满了,单次门诊量可达50至60人。


  近年来,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全面推动,大胆引进高、精、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急救、手术等现代医学弥补中医诊疗技术中的不足,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吸纳全市名老中医到名医诊室坐诊,形成名医效应;注重传承,通过“名师带徒”等途径培养中医药人才;广泛搜集整理民间偏方验方,加以提炼后广泛运用于临床。


  如今,看病找中医的患者在增多,医院自制剂、三伏贴、针灸按摩、康复理疗、中医推拿等各类中医特色诊疗服务,无不让群众感受到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全民共享“健康红利”
  “今年住院治疗一个月,花费16万元,光是新农合就给我报销了12万元。真没想到能报这么多,自己没有经济收入,好政策让儿女减轻了太多负担。”81岁的高生芳感慨道。


  高生芳是榆阳区的一位农民,5年前查出患有重症肺炎后,每年都要去医院住院治疗三四次,过去一年光看病吃药就需要花费数万元。自从参加新农合以来,通过“四重医疗保障”(新农合补偿、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障)报销后,她家里的经济负担得到了极大减轻。而便捷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更是让高生芳在办理出院手续的第二天便拿到了12万元的报销款。
  “小病拖,大病捱,不能动了医院抬。”这是几十年前榆林农村群众生病就诊的真实写照。而如今,随着新型农村合疗制度的不断完善,筹资标准逐步提高,报销比例逐年提升,新农合受益面逐年扩大,让农民们不再为昂贵的医药费而犯愁。


  据统计,我市于2005年在神木启动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累计筹集新农合基金130.9亿元,补助3126.9万人次。其中补助住院患者368.3万人次、门诊患者2758.59万人次,新农合实际补助率达55%,大病患者实际补助率达69%,最高报付限额贫困人口提高到70万元,非贫困人口提高到45万元。2018年,全市参合295.85万人,参合率达99.34%。


  目前,全市已形成“基本医保+大病保障+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健康扶贫+商业保险”等的全民医保体系。
  全面深化医疗改革
  2017年4月1日起,我市在6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面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此次改革重在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及检验等804项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诊查、床位、护理、手术、治疗及中医等2831项医疗服务价格,放开95项特需服务及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这一系列惠民举措,标志着我市彻底破除了多年以来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机制。


  近年来,我市坚持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不断创新服务与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各县市区积极探索服务与管理新模式,创建了神木“全民免费医疗”、府谷“双补双管四结合”、米脂“全员聘用”等医改经验。同时,稳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直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组建了市医管中心,推行总会计师、总药师委派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组建了药品和耗材采购联合体,实行“两票制”,开展带量议价采购,已议定4385个品规药品价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医共体基本成型,对口支援取得长足发展,外省知名医院支援达到10家,省内重点医院支援达到3家。组建市县流动医疗服务队,依托流动医疗服务车,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线上线下巡回义诊和集中诊治帮扶活动。


  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全市签约服务率达36.02%,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67.2%,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达100%。

【来源:榆林日报-榆林网】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