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我的名字叫建国】数十年如一日为环卫事业发光发热——刘建国的故事

  • 草莓猫
楼主回复
  • 阅读:1322
  • 回复:0
  • 发表于:2019/3/20 9:34:48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总有一些平凡的人能够倾其一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不懈,这种平凡抑或是无人问津,抑或是平淡无奇,但他们无怨无悔,守着初心,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

  他在工地当过小工,在氮肥厂当过工人,他喜欢“折腾”,改革开放以后,自己买车跑运输。因为身患疾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机缘巧合又让他成了一名垃圾清运司机。掏粪工作的特殊性,人员的缺乏,七年后,他再次扛起全县公厕粪便清理工作的重担,不管是垃圾清运还是粪便清理,二十九个年头里他从最初的心里委屈到后来的勤勤恳恳,为全县的环卫工作贡献了自己全部精力。“再脏再累的活儿总得有人干,即使我不干还会有别人干。”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叫刘建国,府谷镇人,他的父亲早年从事扳船工作,主要承揽府谷至神木的客运和货运往来营生。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沿河而生的农家人,不管是远亲相见还是货物运输主要依托河运。刘建国的父亲,就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刘建国兄妹四人,他排行老大,关于名字的由来,或许是受时代的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三兄弟名字里都含有一个“建”字,刘建国原本叫“刘建光”,后来上学的时候他私自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建国”。“七八十年代,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作奉献就像是一种光荣的使命,脑海里总是有作贡献、做好事这样的念头。之所以改名字,一来是当地读音‘光’和‘国’相近,二来自己本身有一种爱国情怀。”刘建国说,叫这个名字,也对得起这个名字。




  从上学时期全国上下都在宣传“学雷锋运动”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只知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深入人心,当时自己就担任学雷锋小组副组长,修建府保黄河大桥的时候刘建国就参与到了勤工俭学搞建设的队伍中,打石头、碎石子,为造桥工队提供所需的原料。他总是干得多,跑得快,成了同学当中有名号的“积极分子”。之后,因为家境贫苦,他早早就结束了学习生涯,进入工地当小工,担沙灰、背石头……之后,县氮肥厂招工,他又成了一名工人,苦活儿、累活儿使他年幼时就练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行。改革开放以后,买四轮车跑运输成了当时壮劳力的“时髦事”,“闲不住”的刘建国也成为该行列的一员。为了能多拉点儿,多挣点儿钱贴补家用,后来他又将四轮车改为农运车。因为经验不足,很快败下阵来,一万多元的损失,让本来就节衣缩食的刘建国怎么也盘算不过来,最关键的是牙疼病也接踵而来,没办法外出打工的他只能天天在家干着急。


  “我的母亲当时是县环卫所的清洁工,看着我着急她比我更着急。那一年是1990年,她得知环卫所急需一名清运车司机,就劝我去试试。受牙疼病的困扰,只能在家门前干点活儿,考虑到开车的营生自己在行,而且天天能回家,最后就选择去了。”刘建国回忆道,那时候自己34岁,每天早上四点开始,负责十字街片区以及石畔路沿线所有的垃圾池清运工作,从起初的不好意思到后来的“无所谓”,他坚持了七年。1997年,环卫所为了节约运营成本,准备将公厕粪便清运这项工作向外承包,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承揽此项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刘建国自己有拖拉机具备拉运条件,加之他又熟悉这个行当,所以就应承了下来。这项工作让他更加辛苦,早上倒垃圾,下午清运粪便。当时在没有抽粪设备的情况下,全县9个公共旱厕的粪便全部要靠人工作业, 旱厕杂物多,清理工作异常困难,只能下到粪池进行,四五个人清理一个厕所要花费三四个小时,效率低,很辛苦,粪便溅在身上也是常事。1998年,刘建国自己花了2万多元购买了3台具备自动吸粪功能的“三改四”运粪车,大大地减轻了工作负担,但是旱厕杂物较多的现状还是没有改观,还得依靠人工清理。那时候,除了全县9个公共厕所外,他还承揽县城内公司、医院、学校的厕所粪便清运工作。


  直到我县开展创卫工作,旱厕逐渐地改成了水冲式厕所,才充分发挥了自动抽粪设备的功能,但是公厕数量的增多并没有减轻他的工作量。一些公司经营不善,原来个人管理的厕所也纷纷并入了环卫所管理范畴,截至目前全县有118个公共水冲厕所和8个旱厕,每天50多吨的粪便,都要刘建国和他的队员们进行清运。抽粪工作需24小时随时待命,紧急情况时有发生。刘建国回忆说,有一次地税局附近化粪池堵塞了,粪水溢的满地都是,当时接到电话已经是晚上九点,经过三个小时抢修才得以疏通。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经常会遇到公厕堵塞,队员无法解决的难题,刘建国总会亲力亲为,下到粪池底部进行清除。恶臭难闻,粪水过膝对于他来说是常事。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他却要钻到下水道里用手去抠结了块的油污,手上生了冻疮,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夏天,热浪滚滚,他常常跳进粪池清理杂物。他常年奔波在外,很少有完整的休息日。他“宁愿一人脏,换得万家洁”,把热情奉献给了环卫事业,用真情引导教育了一批批环卫新人。


  臭气难闻、不体面,抽粪这样的工作总是不被人看好,雇人难一直是困扰刘建国的难题。这份工作的难也只有刘建国体会最深,由于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常年饮食不规律,让他身患胃病。自身的经历使他知道这份工作的不易,多次想犒劳队员带着他们一起下馆子,但是饭店老板总是不欢迎这群身上带有异味的特殊客人,遭遇“闭门羹”是常有的事。如今刘建国的抽粪队有11名成员,7台抽粪车。年近花甲的刘建国还要经常学习汽车修理,因为拉粪车脏臭不堪,一些汽车修理铺不愿意接活儿。被逼无奈只能自己联系厂家,自己琢磨学习,车子坏了亲自动手修理。最让刘建国操心的活儿还不是修车,而是当前高楼层的化粪池清理作业。每次队员出去他要都亲自跟着,因为高楼层化粪池氨气浓重,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工作认真、细心,每每遇到棘手的问题他总能耐心地去处理。天道酬勤,就是这样平凡的付出,他赢得了鲜花和掌声,先后荣获“榆林市十佳城市美容师”“榆林市劳动模范”“府谷县劳动模范”“府谷好人”等多项荣誉。

  回望自己的经历,刘建国用“平凡”二字来总结。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己之力,换来万家之洁,也算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如今我的儿子也成为一名环卫执法工作者,这已经是家里第三代人在为全县环卫工作作贡献了。”刘建国说,这份工作对于他来说已经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职责,只要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

来源:府谷发布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