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高考志愿: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毫无疑问,学校第一

  • 女人无情便是王、
楼主回复
  • 阅读:3458
  • 回复:0
  • 发表于:2019/6/14 15:33:21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国普通高校有2600余所,各种专业数量也平均在500种左右,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填报志愿就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搞明白三个原则问题后,这个复杂的问题实际就比较简单了。

1、学校第一

2、专业上不必坚持、纠结

3、地域是影响学校与专业选择的“关键先生”

接下来我将对分别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表述,此篇主题为如何选校。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毫无疑问,学校第一

    在报志愿上,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我的答案很明确,学校优先,专业第二。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以此类推。

为什么要把学校放在第一位?

    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院校的评价,实际只有以下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再次是本科、专科等等,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一再说不能搞就业歧视,但在招聘时,用人单位经常会对应聘者的毕业学校有要求,即便不敢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当然,除了985、211,未来还有“双一流”这把新尺子。

   搞清楚为什么用人单位讲究出身的问题,我们就更明白为什么要学校优先了。

    1999年大扩招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2018年,我们招了790万人,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实际录取率超过了90%,既包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也包括海南,内蒙古等落后地区,考不上大学已经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马上迈入普及化时代。

    对于这个数字大家如果没有概念,我列举几个数字。2018年,毕业大学生820万人,回国留学生51万人,合计871万人,2018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100万人,意味着80%的新增劳动力都是大学生了,这其中大约一半是本科以上学历。2019年,国家再次决定扩招100万高职学生,今年全国都会出现招生计划等于或者高于报名人数的情况。


△数据来源:教育部

    理论上,看出身是错误的,但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又何必从头筛选呢?给毕业学校设一个门槛,起码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另外,加之高考越来越水平化,简单化,录取上采取平行志愿,大学分层越来越严重。最后,大学又普遍“出口”把关不严,几乎没有淘汰率,于是大家只好回头看“进口”,起码“进口”还是有明确的门槛的,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因此,看学校出身只能越来越多,而不会减少。

    不仅企业,各级政府都是如此。2018年,上海修改落户积分政策,清华、北大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注意,这个政策强调的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包括硕士博士。为什么?2018年清华本科只招收了3600人,但研究生招收了7400人,北大大概也如此,清华北大含金量最高的是本科,也是2018年,石家庄推出的吸引人才的计划中,毕业于985院校的学生不仅落户优惠,而且购房不限购,政府还有补贴,租房也给补贴,去旅游景点免票,坐地铁也免票。

     此外,考研时看出身更为明显。现在大批优秀高校在硕士生招生中,一半生源都是推免生,不以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分数去录取,类似于高考的自主招生。在一些著名高校,部分专业几乎100%是推免生,社会考生没有任何考试的机会。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数据来源: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最早具有推免生资格的是985、211学校,后来逐渐扩张,但目前也只有300余所高校具有推免生资格,而推免资格的多少几乎和985、211同比,也就是说,大部分985院校所拥有的推免生比例是远远高于211院校的,以此类推,这实际上也是典型的看出身。推免生政策得到了多数导师的欢迎,根本原因还是整体质量比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出身的大概率判断。也就是说,从今后考研究生的难易程度角度看,也更需要重视本科出身。

     其实看出身是世界通则,不止中国。比如最近刚刚披露的信息,哈佛大学在录取时会在意你的父母亲朋是否也是哈佛的,在内部掌握的一份标准中,只有哈佛本科才能获得加分,研究生全部不算。原因也很简单,哈佛本科的申请录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硕士层面,平均下来基本就达到40-50%了。清华讲究“几清团”,也是这个背景与原因。

     更重要的是,本科是你的第一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需要更加重视。这和上世纪70、80年代不同,那时大学还很少,大学的分层也还没这么严重。

     ps. 看出身肯定是错误的,我个人也反对,但现实如此,必须纳入考虑。

选学校时有哪些关键的尺子?

     选择学校时,原则上先是985,其次是211,然后是“双一流”,最现实的是前两个指标。

     虽然政府已经停止了985、211工程,但作为一个学校层面的衡量,短期内用人单位还是会坚持这两个基本指标的,未来有可能更换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前者实际上就是原来的985加3所新增高校,即新疆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后者是原来的211高校加新增的25所高校。只是“双一流”明确是动态评估,5年一个周期,有进有出,这是需要注意的。


     有一所大学很特殊,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几乎可以肯定,下一轮国科大肯定会进入到“双一流”建设大学名单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这所新兴的大学A+学科数达到18个,直逼清华北大,远远超过了浙大。

     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新兴的、独立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如宁波诺丁汉,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这些学校虽然不是211、985,但整体质量要高出很多,发展前景也更好,值得特别考虑。

     这里想提醒,一些985学校因为地域原因,性价比较好。第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仅在西北,还不在西安,而是杨凌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最早的一批985,比后来很多挤进985的高校其实更有资历,但其录取分数在很多省市大概只有211高校的水平,招办主任标榜自己是性价比最高的985。

一般来说,西北、东北地区的985高校录取分数都比较低,比如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但实力还是比较突出。




不必在意一本二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与考生,在录取时的一本二本划分,是最坑人的,千万不要在意。一本二本不是一个严格的高校层次区别,其缘起只是各地招生办根据录取程序,比较好的学校先进场录取,然后第二批、第三批……

     因此,一本二本从来都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没有哪个省与其他省一本二本的名录是一样的,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录取,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同时,一部分学校在一个省既参加一本,又参加二本、三本录取,请问这算什么学校?

     其实对于这类学校,恰恰需要充分利用。比如,如果有985学校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那就赶紧去报,因为最后学校那块牌子最重要。如北大医学部护理专业曾经在北京就是二本招生,为什么不去先拿一个北大的招牌?

     与其看一本二本,还不如看这所学校是否有研究生推免资格,更为实用。

     对于更多考生来说,也许只能选择普通高校。这时,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学校好一些,比如上海,高校整体水平都比较高。

     另外,选择校历悠久一些的大学。要知道,我们现在近60%的本科高校,历史不足19年,都是大扩招的产物。一般来讲,大学还是讲究文化积淀传承的,历史长的老本科学校,还是要优先选择。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