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府谷第一大村——墙头尧峁

  • 永恆的承諾卟屬於我
楼主回复
  • 阅读:9138
  • 回复:0
  • 发表于:2019/7/8 16:45:23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府谷第一大村——墙头尧峁




 


 


 

尧峁村位于府谷县城东北50公里处,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全村有1500多人,村里除了张姓,还有刘、蔺、贺、史、赵、马、周等十多个姓氏。尧峁人口多、面积大、姓氏多,是府谷县第一大村。黄河在流经尧峁石窑泊拐了一个大弯,经冲刷、沉积形成了从石窑泊至畔川之间约十里长呈“几”字型,三千余亩的河滩良田。千百年来滚滚黄河犹如一条玉带环绕村庄,地势坦阔、物阜民丰, 滋养着这里百姓,是块风水宝地,誉称“塞上小江南”。

村名由来

关于尧峁村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府谷县志》记载:四里后冯家会,五里窑峁,黄河至此小折而北。古人在山梁峁掘窑洞居住,取名窑峁。

另一种流传,顾名思义,应与历史上的尧有关。相传,尧主仆二人西行巡视天下百姓疾苦,治理黄河洪水泛滥,一日路经此地时已是黄昏时分,为不打扰百姓,尧便悄悄地住了下来,仁慈爱民的尧顾不上休息,天不亮就悄悄走了。人们为纪念尧的大恩大德,便将这个山村叫作尧民村。听上辈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村中有过关于“尧民”村捐粮建祠堂碑记,现不知去向。

第三种流传,在兵荒马乱年代,将军怕地名。尧峁村北一小地名叫“史家沟”,有一年一伙军队途径此地,便打问这是什么地方,村民告诉这是“史家沟”,军中首领再问,再往前走是什么村子,村民告诉是“尧民”村,军中首领把“尧民”错听为“要命”,军中首领心想这里是“死家沟” 再往前走是“要命”村,感到不吉利很晦气,出师不利,于是命令众军调头原路返回,村里因此免遭战乱之苦。后人慢慢听觉“尧民”与“要命”谐音不好听,后改称为尧峁。

村制沿革

明朝实行都甲制,县下设置都,都下设置甲。清康熙元年前,府谷有6都,即大堡都、太平都、合河都、辑和都、丰衍都、宁镇都,尧峁属合河都。乾隆年间,府谷又以方位划分为4乡10地方227村,尧峁属东乡黄甫地方。民国二十二年(1933),国民党为加强统治,实行保甲制,全县编23联保辖110保1600甲,尧峁属麻地沟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府谷划8镇,即荣贵镇、君子镇、凤凰镇、天平镇、松翠镇、花坞镇、连城镇、西津镇,尧峁属君子镇四保。1948年府谷解放后,尧峁设为一乡,属麻镇八区公所。1956年3月尧峁属一区麻镇。1958年12月尧峁组建星光大队,属麻镇公社。1961年9月成立尧峁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尧峁,后迁进墙头村,改成为墙头人民公社。撤销星光大队改为尧峁生产大队,划分6个生产小队,属墙头公社。1984年5月尧峁生产大队改称为尧峁村民委员会,属墙头乡。全村划分6个村民小组,分前尧峁、后尧峁,有后沙坪、乔家沟、大滩沟、大沟堰、围墕梁等小地名。2011年6月属墙头农业园区。

家族渊源

据《张氏家谱》记载,先祖张君治共生九子,于明永乐七年(1410)携妻陈氏带子威、子祜、子丸三子由陕西鄜州洛川楼房塬迁徙至尧峁,世系清河,区划合河都九甲。先人奉诏迁徙至此,伐林拓荒、耕作渔猎、结绳记事、繁衍生息,数年后为名村望族。家族从四世分支五门,尧峁为大门,其他四门分别移居在海则庙的西峁、尖堡则、磁窑沟、柏林殿,系同宗同族。家族世系用字辈谱排列,从一世到一百世依次为:君子言志训、茂立世大正、成法章兴荣、振文建嘉敬、广学才思敏、孝友传宗本、富国维吉昌、仁智永安邦、乾坤行忠良、朝士怀福禄、贤惠尚培根、明令希公常、昭寒庆繁瑞、崇德宏东方、和乐肇久裕、凤启益焕炳、祖恩念泽远、承运颂时康、彦继万代盛、钦绍守纪纲。瓷窑沟的张氏庄园镌刻“九世遗谟”和“积善家风”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既是张家的祖训,也是张家的治家准则。还制定了家教、家规、家戒。在村东北的张旺坪,有古墓碑、墓桩、古老大榆树,墓碑人名字与家谱吻合。

尧峁张氏族人和府谷人一样也踏上了当年“走西口”的大队伍中,舍亲人、离故土、找出路、谋生计,凭借勤劳憨实、不屈不挠的精神毅力硬闯天下。经过几代人摸爬滚打、艰苦创业终于闯干出一片新天地,被后世人所敬仰。走西口到了内蒙古河套一带,租种蒙古人的土地,等到资金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又逐步开办了磨坊、碾坊、皮坊、油坊等作坊和旅馆客栈。随着农业规模和工场作坊的发展扩大,便开始和蒙古人做生意,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布匹换取草原牧民的牲畜皮张。张家做生意坚持公平诚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境内到境外。十四世张殿元、张中元、张定元、张正元在河套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们自己组建了驼队,货物运送不再依靠别人,其中最大的一支驼队达到150头骆驼,其规模可想而知。而且生意做到“大圐圙”(即今之蒙古国首府乌兰巴托)甚至远到通往蒙俄边界。在府谷和内蒙古包头、乌拉特前旗、五原等地还创办了“广生西”、“广圣西”、“广生玉”、“广生祥”等商行字号,现在位于内蒙的“广生西”、“四柜”、“五柜、“张油坊”等村名就是以张氏家族的字号和当年创业者而命名的(四柜即当年四掌柜创业的地方,五柜即当年五掌柜创业的地方)。在内蒙尧峁张家有良田万倾,仅准格尔“黑界地”(即清代禁留地)一带张家就有长60华里,宽16华里的租种地,租期为100年。从清水川黄河入口处出发,一直走到内蒙四柜、五柜,到处都是张家的地盘。扶贫济困、乐施好善是张家家风,从府谷到内蒙有口皆碑,那就是张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走西口”出来的府谷、河曲人路过张家的地盘子不用住店,管吃管住,来去自由。张家对雇工们,不仅生活上宽待,而且对其中家境贫寒而本人又特别能吃苦耐劳者,还资助其娶媳妇成家,这些至今传为佳话。移居在口外张氏家族比口里的人还多,分布在包头、东胜等地。他们尽管走出四、五辈子,但始终没有忘记老祖宗和故里,血脉相连,手足同根。每年七月十五张氏游子携妻带子回乡寻根祭祖,探亲访旧,两地千里一家亲。现在张氏辈份最小的已是第23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尧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也是府谷张氏聚集第一大村。

遗址景观

紫城砦 紫城砦筑于明成化十年(1474),明长城东起府谷黄河岸墙头尧峁村北,西至定边花马池1400余里为延绥巡抚余子俊历时10月领筑。从墙头村与尧峁村北的紫城砦之间所修筑的长城,使得长城跨越黄河形成的这个口子在河西有了十里之遥的防御纵深。紫城砦以南即是宗常山的东坡,宗常山南侧的黄河则不再结冰,算得是上天设之险。有了保河台至紫城砦的十里河防纵深,冬季黄河结冰后北方游牧民族顺河南下无法上岸,难以找到落脚之处,更无法越过现墙头村西侧的山梁进入皇甫川。紫城砦随形就势、悬崖峭壁、居高临下,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依黄河天然屏障,抗战时连日本鬼子都无法越过这道防线。

石窑泊  村北黄河回水湾形成了石窑泊,每年冬季小雪流凌,上游的凌片在此汇集,到了大雪节令,石窑泊上段黄河全部封冻,下段则流水依旧,人称“小雪流凌,大雪冻河”。石窑泊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卡,是一处奇观。石窑泊山势陡峭,峭壁山崖上有人工凿击的大石窑两孔,内有石床、石凳、石喂马槽等,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是距尧峁村北三里赵家山出生地,赵匡胤儿时在尧峁村读过书,石窑泊是他年轻时习武和起兵初期隐身之所,真伪也无法考证。

烽火台 村子西北面最高处的小地名叫大梁墩、尧墩现仍遗存完好两座烽火台,遥相对望,在此巍然屹立已有数百年,像一位饱尝人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的风烛残年守望老人,记录着人类历史长河沧桑巨变。登临此台,极目远眺,滔滔黄河奔腾而来,村庄全貌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些既是古代黄河沿线的军事防御工事,也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烽火台全部为黄土夯筑,周围暴露物有陶片、砖瓦砾、石器等。

芝麻沟畔 村北的芝麻沟畔。相传康熙皇帝微服私访,途径尧峁住了一晚,村民热情接待,康熙十分感激,临走时送给老百姓一把芝麻,从那时便开始有了种植芝麻。第二天人们发现拴马桩石盘留有形似马蹄印迹,村民为了感谢和纪念康熙,于是把住过的地方叫芝麻沟畔。

官亭  村东临河畔小地名叫官亭,唯有这段河床石盘硬底平缓,平时河面风平浪静,即使遇发大水时也形不成涡泬沙浪,且河岸口也澄不住淤泥,水涨水落船都能够正常安全通航随时靠岸,是处天然渡口,隔河对岸是河曲唐家会村,是连接秦晋水上要道。在古代给过往官吏提供食宿的处所,据说是京城特设批准的官渡,这就是叫官亭的缘由吧。上世纪五十年代农田基建发现砖瓦遗迹。

二马路 从河对岸唐家会村坐船过来在官亭渡口上岸,走陆地便是二马路,二马路道路比较宽阔,车马通行,然后沿着尧峁-小字梁—蔺庄--贾家湾切入金皇甫或银麻镇,是陆地交通要道。可见尧峁在历史上是边塞关口、水旱码头、军事重地。

秦镜台  村里有一座在清代期建造的古戏台,戏台外砖内木、拱形斗角、设计精巧,气势宏状。台中上方悬挂匾额“秦镜台”,左右两侧各悬挂“龙吟”、“虎啸”。戏台取名秦镜(传说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的善恶。后来用“秦镜”指明镜,能分辨是非,鉴别善恶。)台。戏台周围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遮阴蔽日,七月的夏日戏场凉风习习,看戏的人们十分舒爽。古戏台的历史是一部文化的发展史,也是丰富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在这里演绎人间的悲欢离合,世上的喜怒哀乐。农村有很多戏台,像尧峁戏台取名“秦镜台”及这么好的看戏环境,在全县绝无仅有。古戏台经历上百年的风吹日晒,不能满足发展需求,1982年拆除,在旧戏台的原址上建造了新戏台,仍叫“秦镜台”。建造新戏台时邀请马子亮老师拍摄匾额“秦镜台”镌刻在新戏台上。

祠堂  尧峁村第一次修建祠堂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河湾建成祠堂三间。后因黄河淘岸,河湾祠堂已成危房,难以保留。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第二次修建祠堂五间,移建在戏台对面,文革期被毁。第三次修建祠堂在1997年建成,移建在戏台西侧,背依大山,面朝黄河,占地350平方米,砖混结构七间,琉璃瓦铺顶,苍松翠柏,庄严肃穆。祠堂内正壁墙上绘先祖画像,家族去世先人名字按辈份全部写在正壁墙。祠堂内供奉张氏得姓始祖挥公金身塑像。旨在“三建祠堂孝先祖,五续家谱育后人”。此外还有私塾房、会议大礼堂、观音庙、龙王庙等。

民居民俗

尧峁村有几处古民居,保存较完好且规模较大的是楼院。此宅院座落在后村,秦镜台西南的土台上方。推断修建于清咸丰年间,创始人是十五世张福如,庄户人出身,土财主。他不仅在尧峁种地,更多的是在后套种地。当年口里大旱,收成甚少。张福如口外种粮获得丰收,他从河路装回几船茭子和高梁,用这些粮食来雇人,管饭没工钱,很多饥民为了度荒,都来张家干活,凭借着这些廉价的劳动力,张家用一年多时间便建成了这座较为豪华的大院,其后逐步完善遂成规模。整个院落占地约二亩,座北向南。楼院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正面三孔土坯窑,砖门面,圆洞口门窗,窑顶铺砖。东西各三间平顶砖房,都是普通的木制门窗。南面一排土房,非常简陋,是储藏室,牲口圈棚等。院子砖铺地面,夹以石籽图案,在农村显得较为华丽。后院较前院要豪华许多,后院是院主人住的地方,院内有三步台阶,台阶上是正房,正房是三孔石拱窑洞,圆洞门窗,门窗雕有各种花鸟图案。窑门额刻“延德星”,窑窗额左刻“欣栽桂”、右刻“羡XX”九个字。窑顶有三间起脊砖瓦房,满面木制门窗,雕有各种图案,采光条件极好,是整个楼院的精品工程。因为有此一座楼,所以尧峁人习惯将大院称为楼院。石窑略高于东西平房,彰显院主人的身份地位。楼房现已无存,只剩下边石窑。东西各三间平顶砖木房,圆洞门,普通图案,两侧雕有“福”、“禄”二字。南面有一堵高约4米,宽约5米的影壁墙,墙壁雕刻麒麟送子图案,麒麟雄壮威武、线条流畅、刀法细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令人赞不绝口。图案虽经风沐雨,几近剥落、残破,仍不失昔日的华丽与考究。麒麟有招财纳福、镇宅辟邪的作用,寓意着子孙绵延。麒麟送子图上边有“忠孝传家”四个字。两侧砖雕“罄宜”、“馨有” 四个字。影壁后面是一排砖木结构的平房。大门砖木结构,圆洞门,大门顶修起二层眺楼,起脊瓦房,俗名叫望河楼。二门起脊房建筑,门前有两根直径约20公分的明柱,俗称广梁门。二门对面影壁墙有一砖雕异体“寿”字。整个大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雄浑庄重,精雕细刻,构筑精美,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民居,完整保留了清代建筑风格,这在全县亦为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土改时被分归属尧峁生产大队集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公社占用,后做学校,也曾是文革时教师集训会改造教师的地方,再后来被供销店占用。

村中梁圪台有座宅院,分上院、下院、东院、西院,大门是由一、二、三道门组成,建筑构造巧治,布局合理,高台阔门,外砖内木。素有“金狮子把大门,银狮子把二门,歪蹄老虎把三门”之说法。第一道大门已毁,只有残墙,左右两侧保留着大青石门墩。走约二米即是第二道大门,二大门屋顶结构双面坡起脊互顶,飞檐挑角,青瓦兽头,砖雕刻“丹凤朝阳”图案,两侧外镶砖雕倒垂牡丹,技艺超群、雕工精湛,精美伦比。两扇大门由榆木制成,厚约二寸,宽四尺,高六尺,安装在雕刻精细的大青石墩上。两门墩间装有一尺高的木制插板,大门上方木框内装有一块柏木制作牌匾,上面刻有“氣凌霄漢”四个楷书大字,字迹笔力遒劲。大门内外左右的脊墙上绘有四幅寓意各异的水墨画,前后横梁上都安装做工精细的木雕开花斗拱,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匠心独具。走进大门迎面是堵影壁墙,影壁墙左是第三道大门,三大门现仅留极少旧痕。穿过三大门洞才可进入正院——四合院。整个大门庄严、气派、美观、大方。大门前立有一块镇宅之宝“泰山石敢当” 青白石碑。石碑通高60厘米,宽35厘米,厚15厘米,呈长方圆形,重约一百多斤,整体圆润光滑,正中字体为阴刻楷体,字迹清晰,庄重苍劲,视作书法之上品,无落款,不知其产生的年代和书法作者姓名,如此硕大,完好无损,实属罕见,是当地一种民俗石文化。“泰山石敢当” 民俗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院、西院石窑的门额上镌刻修建时间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距今已252年。村里有好多古院落痛惜在“文革”中“破四旧”遭到严重破坏,年久失修,断壁残垣。从现保留的旧居说明曾有一批能工巧匠,精湛艺人,也显示过去张氏家族荣华富贵、非凡气派、家族庞大、位势显赫。

尧峁前村、后村各有一座戏台,每年唱两台戏。前村农历二月十九日传统文化庙会,举办香会佛事活动三天,素食三日,此俗代代相传,久盛不衰。届时陕蒙晋临近信士弟子及周围十里八乡善男信女,手执香纸供品,成群集队前往膜拜。主要有戏剧、八音会、禅院和尚坐堂诵经、应院僧人吹笙吸管佛事、焰火、九曲黄河阵、取河水(用瓶罐器皿盛黄河水洒在五谷上)、送瘟船(船用葵花竿绑扎成长约1米、宽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船样子,白毛纸裱糊数层,石蜡封缝,黄油浸底,做到结实不易进水,把供奉所谓“瘟神”纸牌位撕碎放入船里,顺黄河漂流远去,寓意驱瘟、除恶、消灾、祛病。)等民俗活动,十分隆重,祈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免难、平安和谐。后村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尧峁张氏家族祭祖日,在秦镜台唱戏、族人焚香叩拜,祭祀先祖。尧峁村一年唱两台戏且固定死日子在方山周围也是为数不多。

乡村记事

传统手工业 尧峁钟灵毓秀,文化底蕴深厚,过去传统手工业作坊齐全,有油坊、缸房、磨坊、碾坊、粉坊、豆腐坊、醋坊、炮坊、药铺、裁缝铺、供销社等,方圆周围几十里,生意兴隆十分红火。有铁匠、木匠、泥匠、石匠、绳匠、编橹匠、画匠、编席子匠、纸匠、赤脚医生、兽医、扳船汉、剪纸、捏面人、煎茶食、烧窑砖、打造木船等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层出不穷。其中张九的酿酒,张在仁的造船在周围一带很有名气。黄河一带盛产黄河绵鱼、鲤鱼,肉质鲜美,闻名已久,人称活人参。现在比较少,但价格不菲,每到清明开河前,富商老板们络绎不绝争先抢购,尽享品尝大自然恩赐特有的美味佳肴-“黄河开河鱼”。

农业 1950年10月尧峁村开展土地改革;1951年3月尧峁村农民张东才积极带头组织办起府谷县第一个互助组;1952年7月榆林分区整顿尧峁村互助组,首次试行评分记工制度;1953年2月尧峁村为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点社;1953年12月尧峁村建立党支部;1954年3月成立了榆林地区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由初级合作社转为榆林地区第一个高级合作社,之后建立林场;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尧峁村农业生产是府谷的一面旗帜。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尧峁人依托独特的地理位势和丰富的土地、水资源,凭借自己勤劳和智慧,重科技、调结构,推广农业技术,引进新品种,农业生产逐渐改变传统的耕作方法,形成以花生、西瓜、白菜为三大主导产业。1984年2月被县委政府确定为花生生产基地。2008年7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第六批全国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项目实施区,是全县唯一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跑河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以及交通欠发达的近代,黄河是十分重要的水上通道。尧峁虽然是个以农耕为主的村庄,但却和其他傍河而生的村庄一样,一直伴随着一种叫做“跑河路”的副业。上至包头、下到府谷,运输瓷器、煤炭、粮食、布匹、日用杂货等,跑河路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扳船汉。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黄河沿线的河路汉跑船场景彻底消失,从那以后,黄河边上再也没有河路汉这个职业了。社会的进步,渐渐使一些古老的记忆被冲淡,河路汉的故事彻底成为历史。只留下几只渡口小木船。再后来木头船被铁机船取代,木头船的历史已成记忆。

农田基本建设  1958年大跃进期间,尧峁村安装锅驼机提水灌溉农田,旱涝保收,粮食大增。1968年建起第二座二级柴油机农灌溉站;从1968年立起初中学校到1983年共办了15届。1972年村里通了有线广播;1976年学校修建教室4间;1976年县革委会在尧峁村办起“五七”大学,1977年停办。1980年架设输电线路全村通电;1983年学校再修建教室3间,教室办公室12间;1982年尧峁学校买回村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83年修通去府谷县城公路;1994年新修前村戏台;1996年家家户户自家院里打深水井饮用;1999年开通程控电话;2004架设开通移动手机信号;2007年沿黄二级公路建成通车;2008年建起第三座农灌溉站;2009年11月被市、县确定为“农机科技示范村”;2010年实施人饮工程;2012年维修后村戏台。

代表人物

尧峁历来耕读传家、重教兴学、尚德崇文、世代人才辈出。村里族人先后出了3位恩荣九品寿官、2位举人、2位进士、2位知县、1位训导,监生、太学生、庠生、贡生、武魁、秀才就有30多人。明代七世张立位赠龙虎将军、左卫副总兵;张立苗封榆林指挥署守府骠骑将军、光禄大夫。十世族人张正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甲申科贡生,乾隆四十八年(1783)春任乾州(今乾县)训导6年,乾隆五十三年(1789)87岁荣归故里,修祠纂谱,建立私庠,招收学生。民国时期十五世张汉卿、张汉臣兄弟二人双双考取翰林院,赐赠“翰林齐名”牌匾,广为佳话传世;十五世张汉俊曾任五原县县长;十五世张锦春曾任内蒙临河县商会会长。十六世张景曾任府谷县财委会主任;十六世张万全广东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第一团第五连学员,曾任陆军第88师步兵第264旅527团第1营营长,抗日战斗英雄;十七世张有勋国民党22军鲁仰尼部队曾任司务长、后任府谷县民政科长。解放后张举曾任府谷县委副书记,榆林地区财校书记;1956年党支部书记张东才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张文斌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张虎现任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文化产业办主任兼导演,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张向君现任府谷县政协副主席;张占良府谷煤化工集团副董事长、众鑫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市、县人大代表,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刘欢陕西兴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等。1973年张乃仁、张媚柱、张明月(女)3人是村里同时考取的第一批大学生。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陆续考上大中专学生180多人,分布在各地各行各业,有专家学者、有商界大贾,有军政领导,都有建树。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