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数”读榆林大变化

  • 二無止境
楼主回复
  • 阅读:3167
  • 回复:0
  • 发表于:2019/9/18 10:44:43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榆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榆林这片曾经贫穷落后的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成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






由落后地区转变为中国经济强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是典型的贫穷落后地区。榆林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将经济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到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848.62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伊始的7700倍,经济总量连续14年稳居陕西第二位,经济总量排名进入全国城市前50强、地级市25位,在中国西部城市经济体排名第6位、非省会地级市第1位;人均GDP由改革初期的158元提高到2018年的112845元,折合约16442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8倍,与上海、天津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相当;神木市、府谷县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有4县市区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神木成为西北首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县。榆林已成长为陕西重要经济增长极,由全省最乃至全国最落后地区,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强市。




由吃救济转变为给中省净贡献273亿元

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依靠中省救济维持生存发展,属典型的“输血经济”。70年后的2018年,榆林全年财政总收入达922亿元,是1949年的2.7万倍,净为中省贡献273亿元,全省排名第二。榆林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20多年来,榆林建成了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是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源头,榆林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能源大市、工业强市,为全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资源型榆林”向“创新型榆林”转变,确定了“12363”高端化发展战略路径,推开了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重大转化项目加快推进,榆林正在向国际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大踏步迈进。



由贫困落后转变为迈向全面小康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人过着“吃糠咽菜”的贫困日子,到2018,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83元,居全省前列。全市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18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全市形成了初、中、高等教育上下衔接的现代教育体系,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41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普通中学192所,职业高中19所,小学333所,幼儿园1080所。2018年全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近40平米,超过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各项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截至2018年,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影剧院38个,文化艺术馆13个,艺术学校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站198个,博物馆、纪念馆26处。体育硬件基础不断夯实,到2018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2平方米,拥有大型体育场1座,体育馆5个,游泳馆3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3860个,比1949年增加3851个。全市交通设施日益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公路通车里程仅有193公里,没有铁路,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截至2018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1068公里,铁路客运量533.10万人次,民航旅客吞吐量209.02万人次。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