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农”墨重彩写丰收——“数”读榆林农业农村大变化

  • ◆帅气范儿つ
楼主回复
  • 阅读:2156
  • 回复:0
  • 发表于:2019/9/23 9:56:18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从过去“一穷二白”而走西口、下南路,到现在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稳步向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榆林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农”墨重彩谱写了壮丽的丰收之歌。


府谷墙头高标准农田

着力打造“陕西第二粮仓”

粮食由“净输入”到“净输出”

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北部土地沙化,南部水土流失,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榆林的农业一直处于“小生产、旧农民、旧体系”发展阶段,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直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使农业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农村经济实现快速推进。



这从一组组喜人的增长数据便可看出。1949年,榆林耕地面积1135.69万亩、粮食总产量17.67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152公斤,到2018年,这些数字分别变为1464万亩、266.19万吨、780.49公斤。榆林实现了粮食由“净输入”到“净输出”的根本转变,并从2014年起着力打造“陕西第二粮仓”。

榆林的畜牧养殖业也发展迅速,成绩喜人。2018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30.56亿元,是1949年的2190.6倍。特别是养羊业历经70年发展,让榆林成为陕西第一养羊大市、全国非牧区第一养羊大市、全国山羊绒生产第一大市。其中,“横山羊肉”“靖边羊肉”“定边羊肉”均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壮大

名品牌和好产品层出不穷

70年来,榆林不断调整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壮大。目前,全市已形成马铃薯、小杂粮、红枣、山地苹果、大漠蔬菜、羊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正朝着“全国知名,陕西一流”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加快迈进。其中,“榆林马铃薯”“榆林山地苹果”成功申报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国家工商总局和农业农村部地标“双认证”产品。2018年,全市苹果总产量达86.53万吨,是1949年的1918.6倍;红枣总产量达70.54万吨,是1949年的180.5倍。


靖边县贺阳畔村农业示范园喷灌场景


横山区白界镇水稻收割现场


靖边县大沟村食用菌生产大棚


吴堡县高家塄村现场烹煮手工挂面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正在实现从试验示范向集成辐射转变。推广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主要作物高产集成技术,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国家玉米、马铃薯、食用豆和糜谷等4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陕西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均设立在榆林,优秀科研成果率先在全市得到转化推广。

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到201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现代农业园区为22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9500多家,其中省、市级示范社近500家,并均走在全省前列。

荣获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称号

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榆林样板

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人民持续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2015年全国吹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后,全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精准方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成效明显,亮点频出。近3年来,榆林在脱贫攻坚方面市本级财政资金投入达20多亿元,位居全省第一,累计减贫12.59万户、36.0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4%,8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5个已摘帽。

“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一直保持全省领先,并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交流会上,荣获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称号……几年来,榆林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经常受到表彰和被学习借鉴。2018年8月,由商务部主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承办的“2018巴基斯坦减贫研修班”来榆林实地考察学习,让榆林的脱贫攻坚经验走出了国门。


榆阳农民养蟹忙


绥德县农民自己创办的养殖场


绥德黄芪


府谷黄米


榆林市农科所脱毒马铃薯基地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榆林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因地制宜和村民主体的原则,统筹谋划,推进示范,2018年建成20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3个标杆村,今年又新启动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1个标杆村建设。同时,加强资金投入保障,今年市财政再次拿出10亿元,其中2.5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7.5亿元用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榆林样板。

据统计,榆林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2018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34元,是198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元的200多倍。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