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山地苹果铺就致富大道——绥德县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纪实

  • 场以散故人亦相离
楼主回复
  • 阅读:3653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1/14 8:43:53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府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在瓜果飘香的收获季节,记者走进绥德县义合镇闫家渠村的苹果园,果农马润斌和妻子正忙得脚不沾地。这几天,他和妻子正忙着摘果,然后拿到村合作社集中装箱、分拣和出售。“今年苹果的大小、果型和色泽度比去年还要好, 按照今年市场的行情,我家20亩果园预计能卖13万元左右。”马润斌脸上写满收获的喜悦,他栽种苹果树近20年了,他家苹果既好看又好吃,常常供不应求。

据了解,闫家渠村总人口256户709人,总土地面积2644亩,其中果园占地面积1700亩,人均果园2.3亩。2018年,全村果品产量达1900吨、收入达540万元,产业人均纯收入为690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68%。该村以“抓党建、促脱贫、兴产业、富百姓”为工作思路,以山地苹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为重点,积极推进“党支部+合作社+果农”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强村富民的目标。

闫家渠村是绥德县发展苹果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绥德县紧抓全省苹果产业“北扩西进”战略机遇,山地苹果已成为该县农民的“铁杆摇钱树”,也是全县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截至目前,全县建设标准化苹果园70多个,总面积10万余亩,预计到2020年,全县果园面积将达30万亩,其中普通果园16.8万亩,预计年产量达25.2万吨,产值10.08亿元;标准化果园13.2万亩,进入盛果期,年产量可达39.6万吨,产值31.68亿元。

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知名品牌

苹果之所以成为绥德人的骄傲,根本原因在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榆林南部山区是世界公认的苹果优生区,绥德县作为榆林南部山区的核心区,这里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苹果栽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据绥德县志记载,绥德山地苹果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栽植,八十年代形成规模,从庭院式栽植到大规模栽植,不断改良品种,改进栽植管理技术,逐步做大做强。绥德山地苹果果型端庄,色泽艳丽,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俄罗斯、泰国、尼泊尔等国家,2012年,被省果业局认定为陕西省优质山地苹果生产基地县。

深秋时节,走进义合镇墕头村的苹果园,红彤彤的山地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争相摘果、装框,一派红火热闹景象。该村村主任田俊莲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村今年的苹果又丰收了,再加上收购周边村庄的苹果,今年销售量预计能突破6000余吨,收入1900多万元。”据了解,墕头村主导产业以山地苹果为主,果园面积达2260亩,从事苹果产业农户230户,占全村农户的75%。

201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0万元,其中苹果销售收入944万元,苹果收入占比84%。墕头村的农副产品合作社成立10年来,一直帮助本村和周边村民销售苹果,带动他们共同致富。该村还先后荣获全省百强合作社、全省先进专业合作社等荣誉,合作社注册的“墕头红”苹果商标,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和有机转换认证证书。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名单,绥德县义合镇墕头村山地苹果榜上有名。

近年来,绥德山地苹果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在第六届、第七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中,获优质苹果金奖3个,银奖1个;在第七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鼎盛杯”果王大赛中,该县选送的富士苹果单果重688.1克,荣获一等奖,获奖金3万元,果王现场拍卖获得5000元,开创了绥德山地苹果的新纪元。

2018年“绥德山地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有山地苹果注册商标“墕头红山地苹果”和“三哥哥山地苹果”两个,在2019年,参加榆林市山地苹果品评与推荐会上,荣获三个金奖、三个银奖、五个铜奖,全面提升了品牌形象。

绥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郝建荣表示,在强化品牌建设方面,绥德县整合苹果产业优势资源,从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品一标认证上下功夫,以绥德县域注册成立绥德苹果产业商会,按照高标准出口要求,打造既好看又好吃的山地苹果。同时,在产品分级、选果包装、冷链储藏、营销网点、电商平台、会展销售、品牌宣传、冷链运输等系列硬件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做大做强绥德山地苹果品牌。

“三变”改革激发活力 新果园注入新动能

“我今年共拿到分红2200元,加上和妻子在园区务工的收入,全家能收入3万多元。”薛家河镇雷家峁村村民田振峰告诉记者,去年6月,他递交了申请书,光荣脱贫。2017年,薛家河镇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以雷家峁村为核心示范打造现代农业园区,目前,该园区占地5000亩,主要以栽植3年生短枝富士苹果为主。

据薛家河镇镇长许文元介绍,在雷家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经营中,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三变改革+三种模式+三套办法=三项收益”的产业脱贫思路,由雷家峁村集体和陕西果业集团各占一半产权,其中陕西果业集团经营的2500亩果园,经县评估组认可后,县政府以配套产业资金每户5000元的标准,为全镇未脱贫的636户贫困户每户认购1亩果园,并发放股权证书。这些配股贫困户在前3年,分别享受陕西果业集团以入股5000元基数的40%、15%、15%保底分红。第4年起,陕西果业集团以亩产收益值1∶1比例给予贫困户分红。有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在园区打工挣钱。

为了保护雷家峁村集体和村民的合法权益,实现规范化管理,雷家峁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经营村集体的2500亩果园。果园70%的收益按照村民的股份分红,剩下30%的收益归村集体。雷家峁村党支部书记郝文明介绍,据估算,雷家峁村村民由资源入股、经营分红、劳务工资3项获得的年人均收入可达1.6万元,有效保证了贫困户稳定长久脱贫。雷家峁村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之路,是绥德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助推脱贫攻坚、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例证。

目前,绥德县以创业能人带头流转土地,打造山地标准化新果园为引领,通过省、市、县农业产业项目支持,先后打造了四十里铺镇丁王家沟鹏祥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二十四洼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大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吉镇镇崖马沟村的国光果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吉镇村兴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70多个新型农业主体,新建标准化果园共计10万余亩。

郝建荣介绍,近年来,绥德县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依托赵家坬村、雷家峁等模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细化建设管理,特别是今年以来在白家硷镇、崔家湾镇和石家湾镇新打造的1.5万亩规模化高标准果园,为全县苹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补齐产销短板 带动提质增效

日前,记者走进四十里铺绥德物流园区施工现场,一辆辆操作工程机械车正紧张地忙碌着。为补齐产销短板,陕西果业集团绥德有限公司产销服务中心将在这里建成,该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占地79.23亩,设计建设标准化生产厂房、万吨保鲜库、综合服务楼、果业中心等,现已完成原场地混凝土地面破除、临舍区办公区场区布置搭建。万吨保鲜库、活动中心、果业中心、综合楼、职工宿舍楼已完成基坑土方开挖及回填,正在进行基础支模。10月份,保鲜库项目投入使用,预计2020年,其余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据陕西果业集团绥德有限公司负责人贺郭伟介绍,物流园区的建成将为果农提供先进的储存条件,补齐产销脱节短板,降低市场风险,提高果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将带动全县新建标准化果园的转型升级,带动成龄园提质增效。据了解,陕西果业集团绥德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成立,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7个山地苹果扶贫示范基地,全县已有4个镇1862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为了加快推进全县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绥德县把苹果产业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镇村两级狠抓落实,业务部门跟进服务,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探索规模果园管理实施路径和方法,强化技术服务,将职业农民培训、聘用、上岗、待遇与苹果产业挂钩,形成果园技术措施服务不留死角,并鼓励农业大专院校及毕业生来绥认养果园,结对服务,分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利益联结共同体,确保苹果产业管理技术落实到位,使山地苹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

郝建荣说,绥德县把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确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导产业,至十三五末,全县果园面积将达30万亩,实施主体将由原来的个户经营转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新建的标准化果园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股份公司或家庭农场经营,逐步实现规模效益,持续增收稳步赚钱,奋力描绘“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美好新蓝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